野岛文化生活社区
前身是一座老酒厂
随处可见斑驳剥落在地的水泥
看似普通,但你可别小瞧了它
这座园子里面可是大有文章呢!
关注隐盏微信公众号工业旅游策划,那就更好啦

隐盏昨天介绍了刷屏小红书的惠州工业旅游景点,33号青年公路街区,要是只能用一个字来总结33号的特色,那就是潮!今天隐盏带来的还是惠州的一处老厂改造景点,野岛文化生活社区。而对它的一字特色总结,那绝对是,怪!
野岛文化生活社区,坐标惠州桥东半岛黄家塘39号,一个文化导向的新思维、新视野商业社群。原址建于1951年,前身是出口二十余载的东江酿酒厂。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2000㎡,有18栋原生建筑群,都是当年用作制酒的遗址。
环境
怪·和谐
肆意生长的杂草、砖瓦堆砌的石阶……看似毫无章法的摆放,其实都经过仔细考究的。野岛既保留了园区内的原生绿植,又结合园林设计、建筑特色和现代都市生活理念。
在这里,有着伫立了半个世纪的废墟,穿行其中,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狂暴。残破的建筑与新理念的碰撞,激发出了怪和谐的独特面貌。
烟囱是一个地标性建筑,野岛的设计团队只对它做了一些加固,园区里还有一些窑口,景致都很漂亮,计划改造成一个遗址小公园、公共区域,以此作为载体,让前来玩耍的“岛民们”了解这个酒厂过去的一些历史。
小店
怪·亲切
在这座岛上,最让人惊喜的,还是这里让人逛到移不开步的各种新鲜小店。这里没有商场里的那些大品牌,多是一些小众咖啡馆、原创手工艺人、独立设计师品牌……让整个社区更加有趣味,更有生活的烟火气。
和许多工业遗迹改造项目一样,野岛在保存老酒厂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特色与定位,进一步拓宽产业业态,打造形成个性鲜明的涵盖生活饮食、艺术文创、旅居住宿、婚庆产业、产业孵化、创意办公等多业态的文旅商工业旅游综合体。
脑洞
怪·有趣
2019年,野岛完成了一期改造后,便重拳出击,打造了野岛旧物展之“复活的糯米”、涂鸦作品展之“夏至的禁果”、野岛跨年活动之“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等文娱活动。 后续又推出了一系列固定活动如野岛市墟、即兴出笼系列展、野岛小板凳电影放映计划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收获了一批忠实“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