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西岸·WEST BUND,魔都日久弥新的打卡圣地!
从滩涂到水、陆、空工业重地
徐汇滨江用了近百年
而从水、陆、空工业重地到人工智能及艺术聚集区
徐汇滨江仅用了十多年
关注隐盏微信公众号工业旅游策划,那就更好啦

隐盏文化分享上海工业遗迹改造工业旅游策划案例:徐汇滨江的国际花展
徐汇滨江全长11.4公里,是魔都日久弥新的打卡圣地。Ta还有个非常洋气的名字,WEST BUND·西岸。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徐汇滨江就已经是引人瞩目的宝地,这里是上海工业化进程的见证者和创造者,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曾经,这里分布着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码头、上海飞机制造厂、龙华机场、中航油、上海水泥厂、白猫集团、上粮六库等车站、码头及工厂企业,是上海重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生产加工基地。
01
龙华机场的多样化新生
徐汇滨江工业遗迹
龙华机场已有超百年的历史,曾经风光无限,最早是北洋政府的营房和操场。1917年,北洋政府向国外订购了6架飞机,装配需要宽阔的场地,龙华这处大操场成为装配之地。
1922年,正式辟建为龙华机场,当时被称“龙华飞行港”。机场一直不停扩建,到1936年淞沪抗战前,龙华机场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民用机场。
后来上海沦陷,日军占领机场,用作日军战斗机降落之地。日本投降后,机场划归国民党空军管辖,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增加了一些设施设备,比如夜航灯光,弧形候机楼等,成为当时远东地区屈指可数的国际机场。
国民党溃逃的时候,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就是从这里搭乘飞机离开大陆,抵达台湾的。新中国建立之后,龙华机场继续作为民用机场。
不过由于龙华机场靠近市区,空间太有限,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民用飞机的起降就转到了虹桥机场,龙华机场则承担飞机试飞、训练,起降小型飞机等任务。2012年,被调整为民用直升机场。
再后来就是一场颠覆性的工业遗迹改造啦,航油罐改建成了油罐艺术中心、大机库改建成了余德耀美术馆;一部分跑道改成了龙耀路隧道、云锦路,一部分改成了跑道公园;其他地方变成了写字楼、居民区以及滨江的绿化带……
航油罐→油罐艺术中心
油罐艺术中心由龙华机场的5个油罐改建而成,油罐艺术中心内部空间挑高 15 米,拥有极具工业特点的穹顶及曲面圆周空间。5个航油罐原本是独立不相通的,在改建时通过增设玻璃幕墙、钢筋支柱等方式,把第3、4、5号罐连成一体,成为艺术中心的展览空间。现在的油罐艺术中心是传统的,仍保持着航油罐的外部特征及内部构造,保留着对工业遗存的最大尊重。但油罐艺术中心也是创新的,原有功能丧失殆尽之后,改造升级成有绿地、广场、江景、咖啡馆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散步慢跑、野餐遛狗、拍照打卡……
大机库→余德耀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曾是龙华机场的大机库,新建的玻璃大厅与原机库融为一体,可以说是当代建筑史上新老融合的成功范例。
飞机跑道→跑道公园
原机场混凝土跑道修建于1948年,长1830米、宽80米。2011年机场关闭,其承载飞机起降的使命宣告结束,被改建为了跑道公园。

隐盏文化分享上海工业遗迹改造工业旅游策划案例:徐汇滨江的国际花展
02
北票煤码头→龙美术馆
徐汇滨江工业遗迹
龙美术馆前身是北票煤码头,上海专门装卸煤炭的码头。北票煤码头的“北票”是指辽宁省北票市,一个曾以丰富煤矿资源闻名的地方。1929年,北票煤矿公司在黄浦江畔投资修建了北票煤码头。北票煤码头建成后,一直命运多舛。抗战期间,甚至一度被拆。建国后迎来快速发展。1956年,和开平码头合并,成为水陆联运码头。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北票煤码头不仅是上海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还是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煤炭装卸和中转的中坚力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当年荒僻的北票煤码头附近也成了市区,加上煤炭装卸粉尘污染严重,所以趁着2010年世博会的契机,北票煤码头被改建成公园和美术馆。
龙美术馆主体建筑是平整的灰白色,轻盈、简约而现代,和粗糙原始的煤漏斗对比呼应,形成极佳的视觉效果。煤漏斗是煤码头原有构筑物,漏斗下面有铁轨,火车开进来,上方的传送带将煤倒进漏斗,滑进漏斗下方的车厢里,再被运到各地。龙美术馆一带有开阔的视野、高大的塔吊以及粗糙的水泥构建,冷静而理性。
03
南浦火车站→铁路花园和星美术馆
徐汇滨江工业遗迹
南浦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最开始是一个货栈,离日晖港很近,被称为“日晖港货栈”,主要经办煤炭、木材等装卸业务。日晖港货栈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邻黄浦江,有码头又有铁路,是当时上海唯一自备专用码头的铁路车站。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当时的上海南站被炸毁,日晖港货栈承接了南站货运业务及小部分客运,被改名为“日晖港火车站”,业务更加繁忙,地位也更加重要。
1949年后,日晖港站的设施设备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起重机、桥吊、龙门吊等投入使用;新增排水设备,更换钢轨、路基;扩建码头,排水量2000吨级的货轮可自由停泊,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运输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58年日晖港火车站和新龙华车站合并,改名为“上海南火车站”。2006年,位于沪闵路的新上海南站启用,它再次更名为“南浦站”。2009年,为配合世博会规划,南浦火车站卸下一百多年的运输重担,进行包容式的有机更新:保留了2.5公里的铁轨,2座龙门吊,1200根枕木,以及碎石、信号灯、石基等,建成为铁路花园,仓库则改建成星美术馆。

隐盏文化分享上海工业遗迹改造工业旅游策划案例:徐汇滨江的国际花展
工业旅游看隐盏
隐盏文化的目标就是
让工业旅游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