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是什么?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模式
既涉及文旅领域,也涉及经济领域
关注隐盏微信公众号工业旅游策划,那就更好啦

【工业旅游是什么】
“工业旅游的兴起,一方面反映出旅游市场需要进一步细分,以优质、特色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在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工业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趋势。因此,在涉及消费需求转变、城市转型、构建城市形象、实现绿色发展等主题的题目时,均可灵活化用文章相关内容。具体分析时,可以从工业发展、消费者及相关企业等主体直接展开,也可以更进一步从工业文化、城市发展等层面进行论述。
【媒体眼中的工业旅游】
无论是工业遗址、工厂风貌,还是生产过程、劳动场景,都可以成为游客参观、游览、体验的对象,这便是工业旅游的含义。《“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发展工业旅游,不仅可以助力工业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促进经济转型、重塑城市形象,也有利于更好传承工业文化,丰富旅游供给,更好满足不断升级的文旅消费需求。
我国工业体系完整,地域分布广,工业生产与遗产景观丰富多样,为工业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工业旅游项目具有前期投入高、工厂改造难度大、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致使工业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积极性不高。从市场端来看,工业旅游的消费市场认知度也不高,工厂与人们传统认知中名山大川、文化古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去甚远。如何在文旅产业的发展带动下,让“沉睡”的钢筋厂房重现生机,值得深入探索。
每一处工业景观背后都有故事,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人物的奋斗、工匠的创造、工艺的革新。这就意味着,工业旅游景观只有在挖掘、彰显自身文化特质方面下更多功夫,才能吸引更多游客、获得持久关注。例如,天津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建馆之初,邀请了多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参与建设,还收集了不少市民提供的老照片、小故事。通过这样的努力,文化馆讲活了十八街麻花百年历史、秘籍技艺、经营之道,让不少游客印象深刻。——节选自 人民日报《推动工业旅游出新出彩》
【工业旅游热点政策】
1. 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其中近三分之一入选单位跟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工业遗产项目高度关联。比如涉及冶金工业的内蒙古包钢工业旅游景区、辽宁鞍钢红色钢铁之旅工业旅游基地;涉及机械制造的吉林中国一汽工业文化旅游基地、上海江南造船工业旅游基地、湖南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工业旅游区;涉及食品工业的浙江农夫山泉工业旅游区、陕西红星食品文化博览园;涉及博物馆的辽宁沈阳工业博物馆、黑龙江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山东青岛啤酒博物馆;涉及能源利用的陕西延安“延一井”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甘肃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青海龙羊峡工业旅游基地。
2. 202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提出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影视基地、城市综合体、开放空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业态。
3. 202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并明确通过5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线路,建立一批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弘扬工业精神。
【隐盏工业旅游策划7年来的分享】
(一)工业旅游主要意义
1. 意义分析
通过推进工业旅游,可以有效让游客了解我国工业发展历程,既有助于工业文化的传承,也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老工业城市发展旅游,也能推进经济转型,打造新城市名片。
(1)传承工业文化。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旅游资源容量大。大力推进工业文化与工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展现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使更多人了解国家工业化成果。同时,将工业生产流程展现给大众,既能帮助游客深入了解产品生产工艺,也能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科技创新、历史传承等工业精神。
(2)丰富旅游供给。企业参观、博物馆展示、遗址遗迹观光等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体验,通过和研学旅游、探秘旅游、休闲度假相结合,并辅以文创产品开发、数字技术赋能,不仅能充分展现行业技术成果、企业特色文化,也让工业遗址实现了创造性价值转化。这进一步丰富了工业旅游内涵,增加了旅游产品内容,拓展了旅游消费空间。
(3)促进城市转型。一方面,开发工业旅游可以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新的契机,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突破口,为当地带来投资和新的就业空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另一方面,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文化、创意、艺术深度融合,也可以打造城市新风景点,塑造城市新形象。
(二)工业旅游现在存在的问题
1. 问题分析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从供给侧来讲缺乏积极投入的企业,产品开发积极性较弱。这也导致了现有的工业旅游项目发展并不完善,体验较为单一。从消费侧来讲,公众也缺乏了解,很少主动选择。
(1)企业开发积极性弱。目前几乎没有将工业旅游当作IP来开发的企业,不仅未能很好挖掘企业特色,展现自身独到之处;也导致工业旅游缺乏系统运作和整体品牌的打造,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由此一来,使得现有工业旅游市场展现形式叠合,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
(2)项目融合发展不足。部分已开展工业旅游的项目,游览形式多为单一的场馆和厂房参观,粗暴地把工业流水线原始形态进行对外展示,缺乏娱乐性和互动性,游客游玩体验较差。同时,当前工业旅游与研学教育、科普、文创等都未能实现较为深入的融合发展,深层次、复合型的创意体验型旅游产品较少,很难有效带动消费增长。
(3)公众了解度待提升。一方面,工业旅游在营销上缺乏科学策划和宣传推销,“大众化”开发与推广不足,导致其知名度较低,很难进入公众出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消费者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还是以城市观光和风景名胜为主,许多人一时还不能接受工业旅游这种产品形式。
(三)针对目前工业旅游的窘境的解决对策
1. 对策分析
结合问题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推进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企业缺乏积极性,那么就需要政府支持引导;项目较为薄弱,则要企业深挖自身特色打造精品品牌;群众了解较少则需要扩大宣传推广,扩大知晓度,提升群众兴趣。
(1)加强支持引导。首先,可以通过示范创建工作引导全国工业旅游产品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类引导工业旅游产品规范化发展;其次,各地政府要将工业遗产活化纳入相关国土空间规划,对项目用地性质、容积率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最后,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工业旅游企业,给予财政引导资金重点扶持。
(2)打造精品品牌。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发掘工业文化,推进工业文化与工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文化、创意、科技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旅游要素,打造特色亮点工业旅游产品,形成多样化、差异化的业态。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旅游活动,合理设计线路,提高游览趣味性、可玩性、体验性,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游客吸引力。
(3)扩大宣传推广。企业自身可以通过专业旅游新媒体资源包定制、自媒体营销推广等服务,实现旅游目的地推介宣传的整合传播。也可以借助新技术,如虚拟现实+工业旅游,让旅游资源活起来、火起来。政府部门也可以积极举办会展、发布会等活动,将工业旅游纳入当地旅游推广营销体系,开展多元立体的整体推广活动。
【工业旅游一定会腾飞】
开发工业旅游可以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新的契机,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突破口,为当地带来投资和新的就业空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
工业旅游能给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体现带动投资、拉动就业、促进经济、保护生态等。工业旅游可以给甘南州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突破口,为当地带来投资和新的就业空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精品品牌:对策分析部分提到在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应深挖特色,依托现有资源,打造精品品牌,借助品牌影响力拉动消费。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比如说茶叶是某镇的特色产业,但是产业链不长,也没有龙头企业,没有特色品牌,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做?隐盏文化觉得,应该打造精品品牌,提升产品价值。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挖掘本镇茶叶的种植历史,与当地人文、自然因素等相结合,设计独特的品牌形象,包括品牌名称、标识、包装、宣传语、宣传方式等,让人印象深刻,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工业旅游看隐盏
隐盏文化的目标就是
让工业旅游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