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盏考察最贵的光瓶白酒,李渡酒业工业旅游
新春开工以来,隐盏陆续收到不少酒企的工业旅游策划邀请
为了能更加完善方案、突围出同类白酒工业旅游项目
隐盏开启了新一轮的考察
这次的工业旅游考察景点是有“国宝”之称的李渡酒业
关注隐盏微信公众号工业旅游策划,那就更好啦

在中国白酒企业中,李渡酒业是为数不多同时拥有工业旅游博物馆、烧酒作坊遗址、国家工业遗产的酒企,李渡烧酒也是中国“最贵的光瓶白酒”。李渡酒厂就位于江西省南昌进贤县李渡古镇,这里有中国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时间跨度最长,而且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白酒(俗称“烧酒”)作坊遗址。
隐盏团队在游客中心稍作停留后,便跟着讲解员开启了这趟考古白酒历史的工业之旅~
李渡古镇自古以来便是商贾重镇、江西粮仓,据讲解员介绍李渡地名的由来还是因为诗仙李白。乾元二年,李白被贬,流放夜郎,船至李渡,由此过江。当时的百姓为了纪念李白渡江这段历史,将原有地名“洪渡”改名为“李渡”。除此之外,李渡还有“王安石闻香下马,晏同叔知味拢船”等众多酿酒佳话,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这是其他酒企望尘莫及的巨大优势。
将军楼
第一站,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朱德司令李渡纪念馆。1927年8月5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退出南昌,曾短暂驻扎在李家渡。李家渡的百姓们将家里的“后生”托付给朱德司令,并对朱老总说:“我们相信你带着江西的娃们去革命,一定能成功。你走后,我们每年酿一坛子酒埋在酒库里,一直等到你革命成功,你带着娃们回李渡,我们再为你庆功!”
李渡烧酒作坊老厂区
顺着青石板一路向下,就来到第二站“烧酒祖庭”李渡作坊,空气中夹杂着白酒芬芳的糟香味,两排旧式的平房相对而立,屋顶散发着蒸汽……这里不仅是千百年来的烧酒作坊遗址,更是至今仍然在使用着的、鲜活的酿酒车间。李渡的酿造工艺区虽说是参观区域,但内部仍然参与生产,盆友们能面对面观摩到李渡传承41代的非遗传统手工古法酿造技艺。
走入酒厂、走近老窖,与各项酿酒环节零距离接触,李渡酒业不断创新品牌的沉浸式体验。参观完酿酒工艺区,每人能领到酒糟鸡蛋、酒糟冰棒或酒糟面膜等周边产品,让游客们深度参与体验的同时还能形成自发传播。
古窖池
沿着参观动线继续向前,来到李渡最为知名的古窖遗址区,一个跨越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的烧酒作坊遗址!故事回到2002年6月,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对老厂无形堂生产车间进行改扩建。工作人员在施工时,铁锹碰上了硬物。刨开四周的土,发现硬物原来是个陶缸。大家不敢大意,于是小心翼翼地开始挖掘,初步判断是挖到了古代酿酒遗迹。
在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展开了抢救性考古挖掘,这一挖,一个面积约为350平方米,完整齐全的酿酒遗址惊现于世人面前。整个遗址,出土文物共350余件,其中70多件为陶瓷酒器,简直就是一部实物的烧酒制作历史书。
知名考古专家杨军在《元代古窖考古解密》披露,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明确属于元代圆形窖池,四周以青砖砌边,现存13个,这是中国首次发现元代采用地缸发酵、生产蒸馏酒的酒窖。到了明代为操作方便,将两个圆形窖池中间打通,变成了腰形窖池,现存12个腰形窖池也成为全国唯一。清代之后,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窖池改为方方正正,利用率更高。
来到李渡的存酒区,内部还留有1927年南昌起义时贮藏的酒,原先一直被封存,直至修建园区时才被发现。爱酒的盆友们可以现场购买白酒,并寄存在此处,李渡酒厂的工作人员还会贴心奉上一场封坛仪式哟~二楼则是品评区,有李渡1955、李渡1308以及李渡30年老酒供大家试饮,这里也有白酒勾调DIY活动,不过收费有点高,399至499元每位。
李渡文化科普馆
没想到李渡烧酒工业之旅的最后一站,竟然是科普馆,这里主要展示了千年老窖万年糟、酒樽的形状来源于古人惯于在马背上畅饮等等关于酒文化的冷知识。参观完李渡酒业之后,附近还有一处传统工业旅游景点——毛笔制作工艺厂,就在“毛笔之乡”的文港镇,从脱脂、褪绒、齊作、轧毛、剔雜、備料、掌桌、梳襯、捲芯、披毫到上灰,感受学习毛笔手工制作的全过程。
工业旅游看隐盏
隐盏文化的目标就是
让工业旅游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